约5170字。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教学目的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2、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我们暂且称它为小屋吧,温馨点。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归有光的一间陋室。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屏显:我的空中楼阁
一、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 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二、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三、问题探讨,感受作者美好情怀。
(一)、朗读思考问题
下面,同学们迅速但轻声地朗读全文(大概5分钟时间),同学们边读边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勾画出文中的优美语句,想一想它美在何处?
(二)、师生探讨问题
问题1(讨论):同学们,你喜欢住怎样的房屋?豪华的、简单的?怎样的环境你最喜欢?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描绘,语言富有幽默感!
问题2:台湾作家李乐薇住的房子怎么样?
明确:(不怎么样,仅仅是一间山间小屋而已!小屋处于山中,条件不理想,交通不方便,没有豪华客厅,也没有双卫双厕,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间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