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听肖老师的课,可用八个字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大处洒脱,小处精彩。
“大处洒脱”是说灵活的处理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肖老师把“教材仅仅是个例子”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她的课堂纵横联系,挥洒自如,容量总是十分饱满,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语文素质的培养总是十分扎实和到位。课文在她的眼里,有时一词一句都是深入挖掘、生发开去的重点所在;有时整篇课文不过是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切入点,师生跳出教材之外在思维的天地和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和整体感知了诗的内容后,抓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进行重点赏析,让学生反复品味诗句的感情和意境,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教《不朽的失眠》,课堂按照“导入—感知—质疑—欣赏—运用”的环节进行,既围绕教材,又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教《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看图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得出结论: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据此提炼出一些观点→选一个观点作为论点进行写作构思:举什么事实?讲什么道理?怎样开头、结尾?→看别人怎样写:读课文,概括文章思路→既然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还可以怎样写?→既然有不同的写法,也有不同的学法,如果老师没有教,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延伸运用:滥竽充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整节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为中心,教材只是起到了提供一个素材,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这种大胆取舍需要胆识、需要功夫。
“小处精彩”是说娴熟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教学机智。每次听肖老师的课,都会发现许多新的亮点,零碎记下了一些:
一、 课堂处处体现效率意识,讲究实效。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时,她眼观六路,将最先读完的十位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以示表扬,并加一句言简意赅的话作为评价:速度也是一种能力。没有打扰同学看书的思路,也没有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所起的激励作用和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可想而知。每次学完文学知识或字词,她都要训练学生短时间记忆,随后抽查和反馈。有时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一分钟之内谁记住的内容最多。不说这种方式给课堂带来的活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有意培养学生的速度和效率意识也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二、 问题的设计有新意。教《孔乙己》,要求学生给孔乙己填一份履历表,用这种现代的方式去评价作品中的古人,学生觉得很新鲜,情绪一下子高涨,阅读的兴趣变浓;思维一下子被激活,很容易使人产生进一步的联想:用这张履历表去求职,哪个岗位适合他?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教《不朽的失眠》,介绍作者时引用一位读者对张晓风说的话:“每次你有新的文章发表,我总是不敢看”,要学生猜猜原因是什么,吊足了“胃口”;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编一个张继金榜题名后的故事,如此种种,总能以新鲜的角度和新颖的形式吸引人。
三、 善于调控把握课堂气氛。肖老师的课堂里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她善于观察学生的反映,抓住契机,推进教学进程或调整教学策略。教《孔乙己》,讲到孔乙己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全体哗然,她马上问:“刚才大家为什么笑?”从而自然过渡到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学生答题时胡琦同学趴在课桌上,肖老师马上说:“下面请胡琦同学作好发言准备。”该同学立即直起身子进入思考状态。
张弛有致,收放自如的课堂艺术,给人“疏处可跑马,密处难插针”的感觉。她的课堂经常是快节奏的,整个教学环节的推进都贯穿着严密的逻辑性,逼得你非正襟危坐,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可;有些环节又放得很开,如“大胆质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