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80个字。

  《云南的歌会》最新教学设计
  合肥三十中学程立鑫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的结构方法。
  2.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品味出云南歌会的文化内涵。
  3.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以研读、表演、评品和诵读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导:进入突破口。
  (一)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谁?提问学生:(沈从文),他是云南人吗?(不是)是哪里人呢?(湖南凤凰人)。那他为什么对云南的歌会特别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去了云南,后来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所以对云南的歌会比较了解)。他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是《边城》。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他们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歌唱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以歌唱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歌声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突破口:文章第一段: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著名”在哪些地方呢?
  二.研:整体把握
  (一)(主要讨论哪三种不同场合,演唱的方式和内容,三种场合的特点,还有三种场合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感兴趣。)板书如下:

  三个场合方式特点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感受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蓝花花)
  山野对歌提问(猜谜音乐)才情智力比拼唱歌人对少数民
  互嘲互赞族风俗的
  其他故事热爱之情
  山路漫歌自由歌唱自然成趣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金满斗会”盛况空前
  民歌课堂气势壮观唱歌的场面
  三.演:感知体验
  (一)选择表演点并表演:
  1.表演一(2——3段)“山野对歌”。角色:一对年轻男女。形式内容:或即景生情式,或问答式,或互嘲互赞式。体现“机智”。
  2. 表演二(4段)“山路漫歌”。角色:一群赶马女孩。形式内容:自然景物及声音的模拟和赶马女孩的歌声融为一体。体现“优雅”。
  3. 表演三(5段)“山寨传歌”。角色:三老一小。形式内容:三老轮流绕桌边走边唱,一小学唱。体现“丰富”。
  (二)诵读精彩片段。
  四.评:细节品味
  (一)评品“山野对歌”: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