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0个字。
《云南的歌会》
云中漫步1
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
2、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3、了解云南民歌特色,感受民族文化风俗美;
4、感悟、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理解“山路漫歌”一段铺写如诗如画自然环境与“赶马女
孩的歌唱”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何为民歌,播放民歌《刘三姐》、《康定情歌》、《阿诗玛》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类型的歌吗?(民歌)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广西壮族,四川藏族,云南彝族)同学们知道吗,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那是一方神奇美丽的土地,人们在青山绿水间自由幸福地生活着,歌唱着,民歌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欣赏一场《云南的歌会》。
二、作家简介(屏幕展示)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他在小说,散文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的成绩,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三、学习正文
1、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学生阅读全文思考,本文描绘了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2、那么这三个场面唱歌的方式和内容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问题的答案,然后回答。
明确:①山野对歌(人物描写)
才情智力大比拼——别开生面,欢快活泼。
②山路漫歌(环境描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