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石   榴
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初中  刘选
一、课题:《石榴》
二、课时:2
三、课型:新授
四、教学目的:
1、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内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
3、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
五、教学重点:
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六、教学难点:
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七、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九、教学过程:
课时1
1、 组织教学:
2、 引入:投影作者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他一考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
3、 新授: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齐声朗读,力求体现作者喜爱、赞美石榴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