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30字。
石 榴
郭沫若
盐城市盐都区凤凰桥实验学校 李全慧
邮编:224001 电话:1385105310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形神兼备地状物,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外辐射材料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听记熟悉了解石榴同学的介绍,来了解石榴的特点。
2、通过辐射阅读其它作品或作品片段,来促进学生对课文文体的理解。
3、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颂扬了我们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
二、教学设想
重点:
1、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难点:
1、能联系时代背景,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方法归纳法,朗读法。
2、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突破:
本文教学难点和重点可采用练习和点拨的方法,采用"辐射阅读与教学"的原则予以突破。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2、寻找石榴的图片与资料,并与课文中的描写加以对照。
3、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给大家一个诗谜“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石榴)你们认识石榴吗?吃过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归纳石榴的特点:石榴 , 一名 " 安石榴 " 。石榴科。落叶灌术或小乔术。有针状校。叶对生 , 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 , 无毛。①夏季开花 , 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 , 常呈橙红色, 亦有黄色或白色。②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③种子的肉质层可以加工成清凉饮料。④花供观赏。⑤果皮可入药,味酸涩,可 以止血、驱虫,主要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下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等症等等。⑥萼革质 , 结实花的萼后成果实的外皮。⑦外种皮肉质半透明 , 多汁,内种皮革质。
维吾尔族人民对石榴尤为喜爱,许多姑娘即取名为“阿娜尔古丽”(石榴花)“阿娜尔汗”。文学作品中,用“阿娜尔”形容女性的窈窕美丽和比喻人的心灵纯美;在日常生活中,有以石榴作为礼物,互相馈赠的习俗。在国外,石榴被看作富贵吉祥的象征,西班牙推举它为国花。我国古代也因石榴籽多,把它作为子孙满堂后继有人的好兆头,在婚礼的台布、喜帐和新娘的礼服上都要绣上石榴图案。大文豪郭沫若不赞松竹不颂梅,独选石榴来夸赞,取材不落俗套,角度新颖,言他人所未言,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他的状物抒情散文《石榴》(板书课题,作者)
2、课前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