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仿写复习(三课时)
淡如 (原创)  广州一中
教学目标
1、 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 锻炼学生在仿写语句方面对修辞的运用能力。
3、 明确试题特点及仿写这一考点所涉及的知识能力。
4、 掌握仿写语句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1)复习修辞格知识
(2)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第二课时(1)明确试题特点及仿写这一考点所涉及的知识能力
(2)掌握正确仿写语句的方法与步骤
第三课时:练习检测
所谓仿写语句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中所说明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属于修辞的范畴,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技能,而非语言分析的能力,其能力层级当在D等(应用),而非B等(理解)。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修辞格知识
(2)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学生自读、质疑结合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与提炼,〈考试大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其内涵绝不仅限于对修辞方法的辨析、理解,它注重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靠考查同学们在仿写中对修辞的运用。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强调一下使用各种修辞格应注意的问题及区别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在仿写中,运用最多的是比喻,而我们今天重点给同学们复习比喻。

二|、概念复习
——学生自读、质疑〈指南〉79页〈名校〉159页关于修辞的概念,不懂的及时提问,教师个别指导。

三、 重点指导(以名校为为指导)
1、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2、 注意暗喻的几种变体
3、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4、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5、 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