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5830字。
《归去来兮辞》练习
襄汾中学王跃堂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诤谏(jiàn) 轻飏(yáng) 熹微(xī) 眄庭柯(gài)
B.流憩(qì) 矫首(jiǎo) 出岫(xiù) 景翳翳(yì)
C.盘桓(huán) 窈窕(yǎo) 遑遑(huáng) 棹孤舟(diào)
D.耘耔(zǐ) 东皋(hào) 壶觞(shāng) 瞻衡宇(zhān)
2.下列各句跟原文没有出入的一项是( )。
A.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B.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D.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愁怅而独悲?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挽救)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情话:知心话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乘化:顺着自然的变化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舟摇摇以轻飏 云无心以出岫
B.悦亲戚之情话 感吾生之行休
C.复驾言兮焉求 悟言一室之内
D.既自以心为形役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军中无以为乐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临清流而赋诗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6.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追赶,追逐)
7.谢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矫首而遐观(举,抬) B.策扶老以流憩(马鞭子)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通“筹”,筹划)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怀念,想念)
8.下面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万物之得时。 译文: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
B.策扶老以流憩。 译文:柱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请息交以绝游。 译文:让我同外人断绝交游吧!
D.曷不委心任去留? 译文:为什么不委屈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
9.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者把过去做官视为误入迷途,而把今天的归隐才看作是正确的选择。这两句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与世俗读书人迥不相同的人生观。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这两句话实写心中的悔恨,与前文“迷途”相呼应。
C.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说明作者回到农村后,就谢绝与上层社会交往,每天独自在院中散步而兴味无穷。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
10.“归去来兮”一语在文中两次出现,对其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让人感觉他此志已定,此意已决。
B.第三段首句进一步宣言,我不仅弃官归隐,而且还要和当道者断绝交流。
C.第一句“归去来兮”引出从“归”至家的情景的描写,第二句“归去来兮”引出“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D.两句“归去来兮”以抒情句式既表达出对短暂的“适俗”经历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决心,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11.下面对《归去来兮辞》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全为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本段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B.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先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再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这里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眼见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而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