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80字。

  《风筝》教学实录
  河北省安国市实验中学 谷亚梅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探究本文丰富的意蕴及主旨。
  3、引导学生走进鲁迅,了解鲁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本文丰富的意蕴及主旨。
  难点:引导学生走进鲁迅,了解鲁迅。
  课前准备
  学生: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为解读课文服务。
  教师: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广泛搜集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走近鲁迅:
  师:他以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精神而成为一面具有时代召唤性的旗帜,激励着无数有志者为民族大业奋然前行;这个人就是鲁迅,请同学们齐读伟大领袖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生齐读: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幻灯片出示)
  师:鲁迅先生逝世后,在他的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他的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今天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一起走进他的《风筝》,共同解读先生与风筝之间的那段不解之缘。
  二、凝神倾听 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勾画重点词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
  生:倾听朗诵。
  生:齐读朗诵结束后的鲁迅语录:“我自己,我们中国人,应勇敢地开出自我反省的道路。”
  幻灯片出示: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先独立思考将写下来,然后三个同学为一组讨论商定答案,推举一人在班上发表意见)
  生: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这样两件事:1“我”的一件往事:.“我”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2. “我”的一段感情经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精神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幻灯片出示)
  三、合作探究 精心研读
  师: “我”当年的行为指什么?为什么会令我感到无限懊悔呢?
  生1:踏扁了弟弟精心制作即将完工的风筝。
  生2: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幻灯片出示:“我”  虐杀  弟弟  风筝梦(幻灯片出示)
  1.品读第三段:
  师:弟弟的风筝梦究竟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三段,找出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小兄弟的风筝梦?并作简要点评。
  生1:“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生2:“惊呼”、“跳跃” ——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师:是呀,这就是弟弟的风筝梦。小兄弟喜爱风筝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我又是怎样扮演了虐杀的角色呢?
  2.品读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四段,从文中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