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80个字。
《心声》教学设计
窦红梅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心声》是人教社课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单元学习目标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心声》这篇小说是自读课文,语言精美易懂,结构清晰明了。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诉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读者,因此,它对于学生理解小说这种体裁及它的现实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材处理
《心声》是一篇反映孩子心声的儿童小说。作者围绕一次公开课展开情节,通过心理描写,再现了孩子的心路历程;两个孩子相似的身世,拨动了孩子情感共鸣之弦。文章有两条线索,设置了四个场景,内容丰富多彩,情节跌宕起伏,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自读,突破教学难点。
3、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
4、教学重点:
1、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重点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了解映衬手法,探究小说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
5、教学难点:
研讨教育现象,领会文题“心声”的深刻含义。
教学理念:
1、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
2、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
2、安排一课时。
3、方法:自读、讨论。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阅读,营造情境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心里话要说,谁愿意与大家分享呢?(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