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20个字。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课淘金训练集锦
  作者:吉林省九台二十八中洪新.邮箱:wenxianzhongxin@126.com
  QQ:553588441 手机13689853738
  《小石潭记》单课淘金训练
  【基础知识苑】
  1.、文学常识
  ①、本文选自《》作者,唐代文学家,字,河东人,也称“柳河东”。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发起了古文运动,二人并称为韩柳。又和刘禹锡交好,与其并称为刘柳,是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在永州任上所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合称《》,本文是第四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凄苦忧伤的感情。
  ②、“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
  2.给加点字注音
  ①水尤清冽()②为坻()③佁然()④俶尔远逝()
  ⑤犬牙差互()(6)、悄怆幽邃()
  3.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说明意思
  ①、下见小潭通,意思:
  4.、解释下列词语活用现象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意思:。②心乐之。乐:.。
  ③日光下澈。下:。④斗折蛇行。斗:。
  ⑤斗折蛇行。蛇:。⑥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⑦凄神寒骨。凄:。⑧凄神寒骨。寒:。
  5.解释一词多义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③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
  ④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
  6、解释加点词意思
  (1)、心乐之( )(2)、水尤清冽( )(3)可百许头(  )(4)、影布石上(  )
  (5)、怡然(  )(6)、斗折蛇行(  )(7)凄神寒骨(  )(8)、翕忽(  )(9)、悄怆幽邃(  )(10)、以其境过清(  )
  7.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答: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答: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记承天寺夜游》单课淘金训练
  【基础知识平台】
  一、文学常识:
  苏轼,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念:(2)寝:(3)但:(4)相与:(5)闲人:(6)空明:。(7)遂,(  8)  至,。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答: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填空
  1、全文以“”为线索,依据,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创设了一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1)。(2)。(3);(4)。
  【文本细读乐园】
  五、理清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六、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答: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游恒山记》单课淘金训练
  【基础知识平台】
  1.文学常识填空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    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留下了千古奇书《       》,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游记内有16卷60余万字,包涵了地质、地貌、河道、文化、历史、民俗等内容。这部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       ”。
  2.加点字注音
  (1)风翳净尽(  )(2)无攀跻劳(  )(3)虬松(  )(4)萦回(  )(5)杰坊(  )(6)宫廨(  )(7)浅阜(  )(8)朔方(  )
  (9)庑门(  )(10)攀蹑(  )(11)槎枒(  )(12)不啻(  )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策杖登岳(   )②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③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④至此则合抱参天(   )⑤浑源州城一方(   )
  4.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
  (1)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答:                                   
  (2)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答:                                   
  (3)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答:                                   
  【文本细读探究园】
  5.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
  答:                                   
  6.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答:                                   
  7.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满井游记》单课淘金训练
  【基础知识平台】
  1、文学常识填空
  袁宏道,____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与兄_______、弟_______,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清俊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明人张岱说:“古人记山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笺校》。
  2.加点字注音
  (1)燕()地寒(2)花朝()节(3)飞沙走砾()(4)廿()二日
  (5)土膏()(6)脱笼之鹄()(7)乍出于匣()(8) 鲜妍()明媚
  (9)倩()女(10) 靧()面(11)髻鬟()(12)浅鬣()
  (13)泉而茗()(14)罍()而歌(15) 红装而蹇()(16) 汗出浃()背
  (17)曝()沙之鸟(18) 呷()浪之鳞(19)堕()事(20)  恶()能无纪
  3解释下列句中通假字
  (1).不以游堕事。“”通“”,意思:。
  (2).恶能无纪。“”通“”,意思:。
  4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请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并解释
  (1)鳞浪层层。鳞:(2).泉而茗者。泉,。茗,
  (3)罍而歌者。罍,。(4)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蹇,。(5)娟然如拭。拭,。
  5.指出古今异义的古今意思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古义:,今义:
  6.判断下列句式
  ①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②.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③.城居者未之知也。()。
  ④.山峦为晴雪所洗。()。。
  《诗词五首》单课淘金训练
  【基础知识平台】
  1.文学常识填空
  ①、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当时人称。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
  ②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派诗人代表之一。
  ③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范履冰之后。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⑤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之一。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2)高者挂罥()(3)沉塘坳()
  3、解释加点的词。
  (1)八月秋高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
  (3)忍能对面为盗贼()(4)归来倚杖自叹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