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有教案及同步训练,约3380个字。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2004年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背景简介:
三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1.《孤独之旅》作者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本文主人公是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陌()生(2)觅()食(3)空旷()
(4)胆怯()(5)yíng()火虫(6)逃cuàn()
3.理解句子“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课文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一处文字,并说明你为什么会被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你的成长历程,请将在你的成长道路上对你的“长大”有较深影响的一件事用一段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