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40个字。

  初中语文说课稿
  《散步》
  学校:淖毛湖镇中学
  姓名:袁璟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散步》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效野散步时发生的故事,通过这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的家庭伦理理想:尊老爱幼,在凸显一个“孝”字的同时,表达了中年人对家庭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
  2、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
  ②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③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难点:
  ①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②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以教师为主导,运用点拨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品味语言,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引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表达的欲望。
  2、学法: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男女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朗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在情感的共鸣中完成本课的教学。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诵读,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2、导语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使学生在一个个“爱”的镜头中受到感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检查生字词:嫩(nèn)芽;霎(shà)时;分歧(qí);拆(chāi)散(sàn);水波粼(lín)粼;熬(áo)过
  4、检查阅读效果:抢答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文中散步是在什么季节?(初春)
  ④散步是在什么地点?(田野)
  ⑤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了解文章内容并思考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想一想: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还描写了什么景?
  2、后来在散步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品一品:文章的最后出现“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帮助学生简单梳理、把握内容的要点,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为下面合作探究打好基础。】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想一想: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
  2、“我”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最后按我的决定做了吗?
  3、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启发,最终让学生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