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60字。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伤仲永(一)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王文玲 张丹丹
教学目标设计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
重点
难点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正确进行翻译。
2、把握几个句子的停顿,几个用法特殊的词,几个难句的大意。 教学方法设计 1、 朗读法。
2、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二、 检查预习
三、作者作品简介
四、题解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一)、检查预习一: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二)、检查预习二: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激趣导入引入学生走进文本。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学生讲述
教师讲述并屏显相关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