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字。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正确理解课文;
  2、分析历史人物,学习唐雎的说话技巧。
  §资料链接§
  1、作品资料:《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接秦并六国,记事约240年。《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2、背景资料: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文章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让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战国末年,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温故知新】
  1.《战国策》是___   _末年__    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体史书。《史记》是一部           体史书,作者是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①故不错意也 ________通________
  ②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通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轻寡人与                                                   
  ②请广于君                                                   
  ③天下缟素                                                   
  ④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且秦灭韩亡                                                
  【导学释疑】
  1、文章所记叙的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交战的双方便是唐雎和秦王。从文中看出两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可采用“哪个地方表现谁怎样”的方式来说说。
  秦王:
  唐雎: 
  2、合作探究:请同学表演一下自己编排的课本剧,给我们再现当年唐雎不辱使命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巩固提升】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方法链接§
  按词典的解释“潜台词”是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 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