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课件制作形式较为精美,相关文字材料约1300字。
解诗 探情 变形
——给高三同学讲《锦瑟》
教学目标:
1、借“锦瑟”谈诗歌赏析,理解多元解读的方式;
2、借“锦瑟”谈情感抒发,体会经典永恒的魅力;
3、借“锦瑟”谈语言把玩,提高组合语言的能力。
1、导入:09江南十校语文试卷中一例,明确读诗方式: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09江南十校试卷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9.两首待的第四句分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王诗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2分)董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分)
2、引出《锦瑟》一篇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
2、明确本课意图
重读的诗作:锦瑟(李商隐)。
重读的意义:给紧张的高三生活添一点别样的色调。
为什么“一篇锦瑟解人难”?真的无人能解?
3、学生齐读《锦瑟》,列出几种解读
悼亡 自伤生平(自叙) 艳情 诗序 政治寄托(感时)年老悔少讨论:
5、明确多元解读方式:诗无达诂。
单就文本,融入读者个人情感,或许读出的是咏瑟、莫名感伤……
列出意象,指出基调
意象:锦瑟 庄生 蝴蝶 望帝 春心 杜鹃
沧海 月明 珠泪 蓝田 暖日 玉烟
基调:感伤 怀旧 悲叹 孤独 凄凉 茫然 迷离 ……
说明:诗作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想象联想的空间,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只要有类似的情感就会在诗中找到自己的情感依归。经典的诗作会被后人不断稀释、分解、切割……
联想到流行,举周杰伦《东风破》,播放歌曲片段,学生朗读《锦瑟》,教师也可范读。
经典诗歌的意蕴的丰富性,流行背后有经典的支撑。
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