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10个字。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10语教6班的王可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孤独之旅》。
  (一、说教材)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共四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少年生活的小说。《孤独之旅》是一篇略读课文,我用一个课时来讲解。
  《孤独之旅》的作者是曹文轩,曹文轩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长篇小说有《埋在雪下的小屋》和《草房子》等。本篇课文就是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杜小康的少年,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杜雍和到遥远的芦荡放鸭,经过长时间艰苦的历练,最终成长为男子汉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熟读课文,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找出故事的发展线索,跟随杜小康一起感受“孤独之旅”;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具体分析文章的语言文字,品读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梳理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体会其带给我们的精神价值,鼓励学生要有面对孤独、面对困难,敢于承担、努力奋斗的勇气!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及本课的要求,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体会在杜小康放鸭的过程中,从作者对杜小康所处的环境和语言中的变化中,衬托出的杜小康自身的变化。随着杜小康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和他一起感受孤独,见证成长。
  全文文章较长,九年级学生的前后照应,对比学习的能力不强,所以教学的难点就在于,随着故事的发展,学生对杜小康感情变化的发现,从最初的害怕“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到最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让同学们体会出,人只有经历过磨难的洗礼,才会真正的长大。
  (四、说教法、学法)
  面对九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在这里我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朗读法。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更能从句子中体会其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对杜小康捡起鸭蛋时的描写,读的时候,应该读出杜小康经过漫长的磨练之后,看到第一颗鸭蛋时的激动、惊喜和欣慰等感情。
  第二种、提问法。这是一篇较长的小说,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加深印象。
  (五、说学法)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所以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提前预习。我提出来了两个要求:1、利用工具书弄通不懂的生字词;2、熟悉课文,会用二三百字复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