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70字。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执教者: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李晔
  师:(导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走近作家,品味这篇写于70多年前的著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配乐《沉思》;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一位女生选择一段朗读。)
  生(女):我朗读第三段。“北国的槐树……”
  师:声音很美,语速把握也很好。再请一位男生读一段自己喜欢的。
  生(男)我朗读第二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师:读得很好。老师来订正其中一个词的读音,“混混沌沌”读第四声。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的确,散文突出的个性色彩,能使我们“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师:这位同学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秋的喜爱。你呢(拍着一位同学的肩膀)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