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个字。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题目的含义,提高语言的赏析能力、概括能力。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
  3.理解“执著的美丽”的含义,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学习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关键语,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主旨。
  2.难点:理解“美丽”就是袁隆平的精神即袁隆平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第一课时)
  主人公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有“杂交水稻之父”、“神农”等特殊称呼。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4月29日,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在华盛顿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出席世界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
  1)正音正字:
  睿ruì 勋xūn 瘠jí 疮痍chuāngyí 憧憬chōngjǐng 蕴yùn 翱áo
  2)积累词语:
  享誉世界 功勋卓著 横空出世 风华正茂 风雨飘摇 国是艰难 
  不解之缘 大失所望 家常便饭 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 梦寐以求
  风尘仆仆 不善言辞 功成名就 有生之年 古稀之年 
  3)本文的主人公是袁隆平,作者认为袁隆平是怎样一个人?提问:标题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美丽。出示袁隆平各个时期的照片,让学生说“美不美
  三、整体感知
  1、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美丽梦想是什么?
  明确:梦想,从年少时被美景吸引想要学农开始到看到现实的贫瘠油然而生的让“所有人不再挨饿”作为终生追求的梦想。
  2、梳理袁隆平取得了哪些美丽的成就。(他已经获得了哪些成就?)
  2——60%(全国一半以上的稻谷源自他的杂交水稻)
  13——《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等论文(发表了很多论文、始终保持先进水平)
  14——7%-22%(中国现状:人口多、耕地少,城市化趋势。杂交水稻的意义)
  15——“神农”、“带给全人类福音”(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补充资料】有人曾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亩产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7000多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的总和。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用“伟大”二字并不过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