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有教案约1150字。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一、研习新课:
  (一)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
  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