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17课 庖丁解牛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18课 项羽之死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19课 阿房宫赋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单元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2.领会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在记叙的基础上插入一些议论。3.体会本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趣和韵味。4.掌握并积累文言字词知识。
【诗海拾贝】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作者自注“咏梅”,全词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描绘了梅的纯洁自爱,不同流俗。作者以梅自喻,意在言外。上阕着重写梅花的处境困难,“外”“断”两字,写出梅的所在,乃无人问津的荒凉偏僻之处。下阕则托梅寄情,表现陆游性格孤高,即使遭受打击,也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小人为伍的高洁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咏物传神,比拟贴切,寓意深远,表现了作者的信念和品格。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详见《书愤》。
二、背景简介
1170年,陆游46岁时,奉命到四川担任夔州通判。5月18日由绍兴启程,10月27日抵夔州,历时五个月零九天。其间,诗人饱览祖国的壮丽山川,凭吊了屈原、杜甫等著名诗人的遗迹,把溯江而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写进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中。本文选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所记。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烽燧( ) ②潦缩( ) ③翠蔓( )
④营葺( ) ⑤开霁( ) ⑥葭苇( )
⑦溯流( ) ⑧迥异( ) ⑨渺弥( )
2.辨形组词。
①烽 锋 ②迥 炯 ③祠 伺 ④汲 圾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杰然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信造化之尤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江山相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徙倚久之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化知识。
陆游,______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结集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九千多首。
……
第17课 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领会《庄子》散文以故事说明道理,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点。2.学习《庄子》散文生动活泼,如同行云流水的文笔。3.细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探讨本文除用以说明养生外,还包含什么道理。
【诗海拾贝】
读庄子
白居易
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①。
注 ①无何乡:《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无何乡即无何有之乡,原义为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后用以指空想的或虚幻的境界,常用以咏梦。
赏析 七绝《读庄子》是作者任江州司马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是:“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全诗意思是说,我从京都远谪异地,怪自己未看透官场的积弊,内心并不感到忧伤;我读了庄子知道自己何以处这种境况,苦闷时就以过恬淡闲适的生活来自解。自我解嘲,无可奈何,言无忧伤,却含愤怨,委婉言情,蕴含深沉,耐人寻思。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周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偏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其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今存33篇,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庄子的文章想像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鲁迅先生赞誉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散文对后世影响很深。
二、背景简介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全文以厨工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对待客观事物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要“以无厚入有间”,就能“游刃有余”,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本文的字里行间,表面上看,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表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追求。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砉然( ) ②马砉•然( ) ③讠桀•然( )
④批大郤( ) ⑤导大窾( ) ⑥肯綮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更换(ɡēnɡ) 唱和(hè) 肯綮(qǐnɡ) 冥迷(mí)
B.纷奢(shē) 瞋目(chēn) 锱铢(zī) 横槛(jiàn)
C.间隙(jiàn) 淹没(mò) 麾下(huī) 创伤(chuànɡ)
D.剽掠(piāo) 鼎铛(dānɡ) 披靡(mǐ) 省亲(xǐ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莹润 雷霆 峭拨 目无全牛
B.迥异 空蒙 呕哑 钩心斗角
C.参差 经营 逦迤 踌躇满志
D.慷概 溃围 营茸 垓下之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舟中估客莫漫狂 漫狂:纵情、放荡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C.身七十余战 身:身体
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过夕乃可饮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B.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为若德
C.①官知止而神欲行②善刀而藏之 D.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②复以小艇游庙中
5.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 B.愿为诸军快战
C.信造化之尤物 D.与江山相发挥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值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二、阅读题(7~10题每小题3分,11题6分,共18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1题。
诸葛孔明
陈 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