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0张,教案约1450字。

  第一单元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会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2、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叙述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说出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是一场不可调和的生死斗争。
  4、说出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定向导学   互动展示
  课堂
  流程
  知识
  板块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知识
  生成
  内容   学法 内容    方法 内容  方式
  背景知识学习 内容:★关于作者
  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以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约1 2 9 6 ─1 3 7 0 ) ,钱塘( 杭州) 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
  ★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水浒》这部书是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1. 对学(交流与分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