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5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能通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常识背景——诵读感知——赏析课文——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延伸探究——小结作业
  主要教学方法
  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导入本单元文言文的学习:
  (二)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三)学习文言文要掌握哪几类知识?
  结合多媒体展示强调要掌握的几类文言知识:
  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
  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
  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四)、导入新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2、板书新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3、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课文的标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