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课时,约2600字。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
  二、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三、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教学用具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CAI歌曲《沁园春·雪》;
  2、学生忆诵《沁园春·雪》。
二、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学习毛译东用“沁园春”作词牌名的的另一首词“长沙”。
  “沁园春”这个词牌都分上下两阕,每阕的句数、字数都有规定,所谓“词有定阕,阕有定句,句有定字”。从《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会给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凝练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四、教师朗诵。
  CAI 《春江花月夜》音乐(配乐朗诵)
         
五、学生朗读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情朗读,每读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初读:朗读全词 ==> 熟悉上、下阕的内容。
 二读:朗读上阕 ==> 注意字音:霜(shuāng)、自(zì)等,排除方言影响。
 三读:朗读上阕 ==> 把握层次。
    第一层: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朗读提示:用叙述语气,平和、舒缓。
    第二层:由“看”统领,展示湘江秋景图。
    朗读提示:想象美的画面,情绪饱满,有热情。
    由“看”领起的内容:
          远 望 ==> “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 望 ==> “漫江碧透”(低)[江水]
          仰 视 ==> “鹰击长空”(高)[长空”]
          俯 视 ==> “鱼翔浅底”(低)[水面”]
          动作之劲 ==> “争”“击”“翔”
          色彩之浓 ==> “红”“碧”
          数量之多 ==> “万”“层”“百”
          竞争之烈 ==> 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第三层: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无疑而问,从而引起思绪,过渡到下阕。
      朗读提示:语速稍慢,既是思索,又含肯定答案。
      四读:朗读下阕 ==> 注意读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