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2 师说1.doc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2 师说.ppt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2 师说2.doc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2 师说3.doc
高一语文学案 时间: 编制: 审核:
课题 师说 (一)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难点 1、 背诵课文第1段;
2、积累掌握“传”“师”“道”“受”“所以”等词的用法;
学情
调查
,
情境
导入
1、文学常识
走进作者:
⑴韩愈,字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所以世称“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中另外七个人是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经书。
关于文体:“说”是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师说”即“说师”,意思是“ ”。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2、 下列加点字注音:
嗟乎( ) 句读( ) 或不焉( ) 谀( ) 欤( )
苌弘( ) 师襄( ) 老聃( ) 六艺经传 ( )
郯子 ( ) 李氏子蟠 ( ) 贻 ( )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
高一语文学案 时间: 编制: 审核:
课题 师说 (二)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掌握、积累“师”“道”“耻”等文言词语
学习重难点 了解文中的意动用法
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情
调查
,
情境
导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是故圣益圣 惑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不耻相师
③今之众人 小学而大遗
2.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吾未见其明也 其可怪也欤
2.翻译下列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高一语文学案 时间: 编制: 审核:
课题 师说 (三)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掌握、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 了解文中的意动用法
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情
调查
,
情境
导入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好古文
2.完成句子填空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②孔子曰:“三人行,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