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40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该课获安徽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陈俊/ 执教陈俊、陈明杰/ 整理
  一、读文正音
  师:宋代文学家苏轼一生遭遇诸多坎坷。他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上课之初,同学们希望听谁朗读这篇文章?
  生1(小声):老师读!
  (师生笑。)
  师:老师愿意为大家朗读文章,但我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听我朗读时,注意听准字的读音,体会老师在句子中的停顿。
  (师深情朗读,学生聆听,朗读结束,学生鼓掌。)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朗读,将文章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揣摩句子中的停顿。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 朗读全文。)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如何评价?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将怎样改进?
  生1:我最后一句没读好。“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1 重读“闲人”,语速放缓。)
  师:听出你将“闲人”这个词的读音加重了。这样的确增强了感叹意味。还有谁试试?
  (生2 朗读全文。)
  师:谁来点评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3:我听出两个字的读音错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遂”应该读成四声,他读成了二声;还有“藻荇交横”中的“荇”应该是后鼻音,他好像读成了前鼻音。
  师:你听得很仔细,注意分辨前后鼻音。受方言影响,前后鼻音混淆现象在我们这个地区比较普遍,同学们要注意区别。
  生4:还有几处句子中的停顿不太恰当。
  师:哪些句子停顿不恰当?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4:“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后面应该短暂停顿;“水中藻荇交横”的“藻”和“荇”两个字之间要略微停顿。
  师:你指出的这两处停顿的确很重要。
  生5:刚才那位同学朗读语速偏快了,应该缓慢一些。
  师(鼓励):我也赞同你的看
  法。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5 朗读全文。)
  师:你的朗读,声音清丽,节奏舒缓,似乎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受。我们齐读文章,请同学们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生齐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