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980字。
2 师说
目标导航
三维目标
目标名称 目标内容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并对作者韩愈有所了解。
2.积累“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
3.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维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论说“师道”的文章。文中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老师的作用,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择师的标准等问题,重点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也仍有其重要的作用。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老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 ”的风气,也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乐于从师的风尚。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事实充分,析理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第1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总论 的必要性和 的标准,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2段,运用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具体事例进一步阐明“ ”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 ”“ ”,交代写作缘由。
【答案】
耻于从师 从师 择师 择师传道 不拘于时 行古道
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