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9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能力要求:.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要求: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并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不断地渗透讲话的严密逻辑性,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议论文的写作之方法,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规律,以期提升自我的学习文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二、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三、由学生发言,教师归纳。让学生听本文的朗诵录音,并结合悼词的一般要求,思考本文的段落划分。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第2至第8段为第二部分,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第9段为第三部分,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四、分析第二部分结构。
提问(1):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若有,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在第二部分,恩格斯对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称谓,表明马克思的贡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这一点在第2段中有明确而概括的语句来说明,即“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第一个“对于”,突出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领起下文第7段;第二个“对于”,则突出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杰出成就,领起下文第3、4、5段。
提问(2):①第二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②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承上启下。
明确②: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的“这样”紧承第7段列举的马克思所参加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第8段内容又是在叙述这些活动对马克思的影响,因此第8段应与第7段结合在一起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