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80字。
《祝福》导学案
编辑:李召峰
【学习重点】
1. 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小说的三要素
2.深入探讨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名言警句——关于“礼教,对女子的束缚”的名言
1.“从一而终”,语出《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2.“德容言功”,语出《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语出《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
4.“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语出宋•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5.“男女有别”, 男女之间有严格区别。旧时用以强调应严守封建礼教。
6.“男尊女卑”, 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虽不曾夫贵妻荣,我只知是男尊女卑。”
7.“三从四德”, 语出《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8.“三纲五常”, 语出《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督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二)了解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当时鲁迅还是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对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其它一些重要问题,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和颓唐。反映到创作上,《彷徨》就没有象写《呐喊》时那样地有意地"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但这时的鲁迅,虽然"彷徨",却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积极地求索,不懈地战斗的。因此,这一时期创作的《祝福》等篇小说,虽然常有一些悲凉的情调,却仍充满巨大的愤怒,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三、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朱拓 ⑵蹙眉 ⑶新正 ⑷镯子 ⑸悚然
⑹骨骸 ⑺搭讪 ⑻荸荠 ⑼踌蹰 ⑽惴惴
⑾监生 ⑿歆享 ⒀牲醴 ⒁尘芥 ⒂窈陷
⒃捺上 ⒄蹙眉 ⒅谬种 ⒆抟 ⒇瓦楞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间 拓 拗
更 正 折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⑴究竟•毕竟
A.科萨重新拾起大连队的教鞭还不到10天,然而留给他了解和熟悉球队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距离中超第二阶段开幕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
B.每当我回到家中,想到先生对我的呵护和关爱,我就感到十分愧疚,我 该如何面对他呢?
⑵惊奇•惊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