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0字。
必修①第二单元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目标择定】
1.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诵读课文,达到“读准、读通”的目标。
3探究烛之武的说辩技巧。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烛之武见秦伯,双方并没有互动,更没有唇枪舌剑的交锋,从头到尾就烛之武一个人在说,为什么秦伯就心悦诚服了?
1烛之武见秦伯,劈头来一句“郑既知亡矣”,为什么?如果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挑秦晋的矛盾,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不是更省事吗?
2.接着以“若亡郑”为假设前提,动机是什么?“敢以烦执事”是否给人以“卑下”的感觉?
3试比较一下,对秦伯是先诱之以利为好,还是先示其以害为好?为什么?又何以不说“君亦有利焉”,却说“君亦无害焉”?“有利”与“无害”有区别吗?
4.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有着什么样的照应?如果把5、6、7句连起来一气(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注意每句开头的“若”、“且”、“夫”)读下来,你会感觉到有一股怎样的说服力量与气势?最后落到“阙秦”与“利晋”的比较上,仍然用的是设问和启发的语气,有什么好处?
5. 回顾整个说辞的过程,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能够改变吗?为什么?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 百度百科 http://bai.com/view/403435.htm
赏析:《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http://zhongxue.xdf.cn/gy/201202/1136591.html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二单元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给下面加横线字注音
秦军氾南 夜缒而出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 夫晋 失其所与,不知
2.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无能为也已
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既东封郑 肆其封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
以其无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4.选出下列 “之”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5. 解释加点词,有活用的指出活用的类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