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必修①第一单元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通过诗中具体的形象,体味和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哲理。
2.注意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感受并分析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3.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的深层意蕴.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体会艾青诗歌之美:诗歌情感之美,诗歌手法之美。
1. 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这首诗中作者回忆了与大堰河有关的哪几件事,请以小标题形式梳理?
2.诗中的场面极其细节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大堰河?
3.作者浓浓的深情是全诗的线索,那么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又是什么情感呢?
4. 这一首诗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全篇多处使用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诗情更加浓郁,请结合诗歌分小组感受吟咏,分析探讨,合作展示。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 走近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诗人,是中国诗坛上一颗明星,其代表诗篇除本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正如诗人所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地接近诗。”他开始大量写诗,托人带出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
2. 了解背景
1933年1月的一天,牢房阴冷,铁窗临风,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与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本诗,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它在《春光》杂志第一卷第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他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农妇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被冷漠、被歧视空气中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第二部分必修①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