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9文言文阅读.doc
2-10.ppt
2-10名篇名句默写.doc
2-8.ppt
2-8古代诗歌鉴赏.doc
2-9.ppt
一、(2015•山西省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①
李峤②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注:①此诗是崔日用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后所做。 ②李峤,唐代诗人,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哪两个字使用的最为精妙?结合全诗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首联用“汉武帝抚恤戎臣,后将机女远嫁织皮”典故感慨过去,天意弄人,含有无奈之感;后从回忆历史回到现实,以哀景衬哀情,突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无奈及孤苦,讽刺了当朝统治者顾及政治利益而不顾其他的行为。
2.“怨”意为哀怨,笛声、歌声哀怨关山月,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说明关山难越;“消”为消失、消散的意思,妆容被尘埃渐渐抹去,突出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二、(2015•吉林省实验中学第六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3~4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
一、(2016•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
……
1.(2015•吉林省实验中学第六次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3)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次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作直接描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