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1.doc
专题训练2.doc
专题训练3.doc
专题训练4.doc
专题训练(一) 小说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教头岳庙结怨高衙内(节选)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级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②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③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④大踏步抢入庙来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答案】 ①发生争吵。②泼皮。③一时之间。④冲撞而入。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林冲形象的?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林冲性格:正直忠厚、软弱怕事、委曲求全。
3.这段文字虽然是节选,细节描写却十分成功,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来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节如“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可见林冲心急。“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得快,等等。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鲁智深是一位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有相同的一面: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也有不同的一面: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林冲有所顾忌,隐忍退让,委曲求全。例如面对高衙内,林冲是“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却是“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二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小 丑
屠格涅夫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一些传言到了他的耳朵,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
专题训练(二) 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B.舍于故人之家 舍:寄宿
C.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明日:第二天
D.弟子志之 志:志向
【答案】 D(志:通“记”,记住。)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答案】 B(先通读大意,语段主要讲“材与不材之间”这种人生态度,所以“材与不材之间”后面可以停顿;“也”用于句末表停顿,“故”表结果,所以在“也
……
专题训练(三) 议论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礼”成了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对民众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
人类在刚刚能直立行走时,他们的行走姿势,大约跟现在动物园中猩猩单用后肢行走时的姿势差不多,弯腰曲背、身体前倾、步履蹒跚,前肢下垂、离地面很近。以这种姿势行走的人们,当他们站定表示友好或敬意时,前肢着地、后肢弯曲就是很自然的了。人类的先祖在静止时比行走时更不易保持直立,这一点,在近代力学中是找得到原理的。已经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做出的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就是跪拜礼的雏形。
进入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尚不知桌椅为何物,帝王平民皆席地而坐,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这种坐姿,对于行跪拜礼,是很方便的。所谓“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以跪拜作为一种礼节,自然而然地得以延续和巩固。这种情景,我们在现在的日本“榻榻篾”上还能看到。日本民族在榻榻篾上“两膝著地,以尻著踵而稍安”为坐。当坐在榻榻篾上的日本人要表示敬意而欠动身体时,他们“伸腰及股而势危”,“以头著地”,很自然地构成了一个跪拜动作。
随着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日益森严,经统治阶级改变和发展的各种礼仪礼节也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仅跪拜礼一节,就被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所规定使用的跪拜礼都是不同的,它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的作用,起到了对人民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作用。例如,“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之礼”;地位相等的人们之间通用“顿首”;而“吉拜”则属于“常祭之礼”等等。
当人们发明使用桌椅之后,跪拜礼已显得十分不便,似乎需要对它进行改革了。封建统治阶级也的确是根据其阶级利益,不断地在对各种礼仪进行改革兴废。例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清政府内外交困,财政危机,为了节约经费充实粮饷,明令废止了沿用三千年之久的“乡饮酒礼”。跪拜礼虽然有种种不便,但由于它有助于封建等级制的维护和巩固,有助于封建统治,对封建统治者有利无弊,所以,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几千年间,它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而无多大改变。只是到了乾隆年间,中国式跪拜礼受到了一次挑战,英国外交使节到北京谒见中国皇帝,他不愿意向清皇行中国式跪拜礼,经过一番交涉,乾隆皇帝同意接受英国使者的西洋式单腿跪拜礼。
“跪拜”,从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到阶级社会演变成了一种表示臣服的礼节,“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行跪拜礼的,总是臣服者、卑贱者。跪拜礼被掺入了一种人格侮辱的成份,并日见其明显。以至“卑躬屈膝”一词成了损人尊严的贬义词。人民对这种礼节,从习惯到厌恶,从厌恶到反对,乃至提出改革的主张,也就是必然的了。
清末,四川民间传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来不许人向他行跪拜礼,也教育百姓不要向任何人跪拜。石达开是否有过这种主张,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这个民间传说本身,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跪拜礼的意愿。
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在中国大传播。有辱人格,维护封建制度的跪拜礼之取消,已势在必行。
正式废除跪拜礼节,这是辛亥革命的一大功绩。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历
……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航母从来都是以编队形式在海上活动,航母通常还要依仗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及快速支援舰等众多舰船为其“保驾护航”。目前,除了美国拥有11艘大型航母之外,仅有意大利勉强算拥有两艘小型航母,其他国家现役航母都只有1艘。
航母打击群由于使命、任务、作战海域、作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单航母打击群、双航母打击群和三航母打击群。单航母打击群主要用于担负袭击陆上重要目标,夺取海区制空、制海权,打击海上舰艇编队,投送兵力,支援登陆作战,实施封锁,保卫海上交通线,炫耀武力,实施威慑等任务。它通常以航母为中心,由外中内三层组成的纵深大、层次多、阵位疏开、火力集中的兵力配置,以全面夺取战区的空中、水面、水下等多维空间的控制权。外层为纵深防御区,设在距航空母舰185~400公里外。该层内的兵力主要用于编队预警、防空攻势、对岸、对海攻击和远程航空、反潜。中层为区域防御区,位于航空母舰50~185公里处。该层内的兵力主要用于防御性防空、对海攻击、区域反潜和电子战。内层为点防御区,设在距航空母舰50公里以内,该层内的兵力主要用于自卫性防空和反潜作战。
双航母打击群通常以2艘航空母舰为中心,配8艘防空型巡洋舰和驱逐舰、4艘反潜型驱逐舰、护卫舰和2~4艘攻击型核潜艇。双航母打击群多用远中近三层火力配系。第一层外防区用于大纵深攻防,距航空母舰180~400公里以上,有8架预警机、8架电子战飞机、6架侦察机、舰载相控阵雷达和攻击型潜艇,负责对空中、水面、水下进行搜索。第二层防区用于双航母打击群的区域攻防,距航空母舰45~180公里。最后一层防线用于自卫,主要用航空母舰本舰和其他护航舰艇的武器对来袭目标进行截击。
三航母打击群一般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战争中使用。三航空母舰打击群常以3艘航空母舰为核心,配9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14艘反潜型驱逐舰、护卫舰和5~6艘攻击型核潜艇。美国的单航母打击群除航母外,有提康德罗级巡洋舰(1~2)艘,该舰配备宙斯盾系统,主要负责防空作战;阿里•伯克级驱逐舰(2~3)艘,该舰也有宙斯盾系统,防空、反潜、反舰能力都很强;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1~2)艘,主要负责反潜任务;佩里级护卫舰(1~2)艘,主要负责反潜和反舰作战;洛杉矶级核潜艇(1~2)艘,主要负责反潜和反舰任务;另外还会有一艘综合补给舰。必须指出,由于护航舰艇的任务有重叠,各种舰只的数量并不是一定的。
(节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关于航母编队作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航母在海上的活动从来都不是单独进行的,它需要和驱逐舰、核潜艇等众多舰船一起配合作战。
B.单航母打击群通常以航母为中心,由外中内三层组成兵力配置,主要担负袭击陆上目标的任务。
C.双航母打击群通常以2艘航空母舰为中心,并用远中近三层火力配系,从而实现大纵深攻防、区域攻防和自卫。
D.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战争中往往实施三航母打击群,以提高航母打击群作战能力。
【答案】 B(B项错误在于概述不完全,单航母打击群的任务还有另外几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同时形成双航母、三航母打击群作战能力的国家。
B.航母打击群是一个立体、综合、庞大的作战体系,拥有航母打击群的数量和规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