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10字。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
编制:李召峰
【学习重点】
1.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
2.积累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
3.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名言警句——气节
①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③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王夫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⑦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梅花绝句》陆游)
⑧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⑨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青白在人间。(于谦)
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⒀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罗马尼亚)
⒁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汉•桓宽)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本文选自《七录斋集》,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到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二)了解背景
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三、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蓼洲 ⑵旌 ⑶皦皦 ⑷敛赀 ⑸缇骑
⑹抶而仆之 ⑺溷藩 ⑻傫然 ⑼詈之 ⑽猝发
⑾投缳道路 ⑿冏卿 ⒀逡 ⒁牖 ⒂脰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矫 当 发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其为时止十有一月 ( 通 ) ⑵独五人之皦皦( 通 )
⑶敛赀财以送其行 ( 通 ) ⑷忠义暴于朝廷( 通 )
5.重点实词
⑴旌: ⑵丙寅三月之望
⑶扶而仆之 ⑷詈:斥骂。
⑸颜色: ⑹矫诏:
⑺株治: ⑻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⑼去今之墓而葬焉 ⑽行为士先者
⑾为之声义 ⑿按诛五人
⒀蹈死不顾 ⒁视五人之死
⒂轻重固何如哉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