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雨巷
《雨巷》12张ppt.ppt
《雨巷》教学设计.doc
丁香花.mp3
杨柳朗诵《雨巷》(戴望舒) .flv
雨巷.mp3
雨巷诗人戴望舒.doc

  雨蒙蒙  情深深
  ——《雨巷》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王祺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巷
  一、教材分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本课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第一单元还选取了毛泽东、郭沫若、徐志摩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关注学生多方位个性化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本篇课文是高一年级新诗单元的第二篇,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诵读的技巧有所研习,学习起来并不吃力,但高一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体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点拨引导——拓展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读体悟,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对作家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