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20字。

  老王
  第三中学  李雪梅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信息——即描写人物形象和作者与人物之间的交流;
  2、让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切口要小:老王和苦和善,“我”的善良和愧怍;
  2、难点:本文主旨的探讨:老王身上的品质,为什么“我”觉得愧怍;
  3、写作教学中对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的刻画,引导学生通过小事显人物之大精神。
  课时:1
  导入: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大师的夫人,今年已经一百高龄了,钱钟书和杨绛一生治学,勤勤恳恳,和广大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也曾遭遇十年浩劫的残酷迫害。在下放至“五七干校”的艰辛岁月中,他们没能像老舍、傅雷一样将精神留在人间,通往另一个世界。怀揣着对人生道路上林林总总不公与不幸的深邃思索,他们活了下来。从教授、学者的高度骤然放下身段,去审视那平凡渺小的人物,去品尝在象牙塔里不曾尝过的酸甜苦辣辛。“老王”是杨绛在文革年间遇到的一个市井小人物,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车夫,苦了一辈子,在底层卑微了一辈子,甚至连全名,我们都不曾知。那么,对这样一个“小人物”,杨先生一家和他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同来走进《老王》。
  一、请大家花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走进老王的心灵。思考一个问题: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明确:1-4小节说明老王是一个“苦”的人;5-22小节说明老王是一个“善”的人。
  教师总结:杨绛笔下的老王,自身境遇如何?很苦,苦在哪里?四个方面: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这是老王的自身际遇,那么他的外部环境怎样?提示大家一下,回到课文第三小节。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王的外部环境也很困难,在文革年代,国民道德素质大幅度下滑,亲人之间都互相猜忌、揭发,整个社会更是充斥着对弱者和蒙冤者的冷漠与嘲讽。看第三小节,“老王不仅老”往后看,他在周围社会环境里,地位如何?教师板书:乘客、有人说……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有人说——叫他“老光棍”;
  有人说——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二、老王饱受外貌之苦、生活之苦和精神之苦,似乎处于人阶层中的最底层,夹缝中苦苦求生存,虽然出身极为穷苦卑微,并受到周围人的恶意嘲笑与冷眼,但是他的精神境界是非常干净的,他没有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