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想北平 教学设计.docx
想北平17张ppt.pptx
想北平录音.wma.wma
姓名 李波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邮件
单位 山东郓城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想北平
一、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要求学生感受的人文主题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其中第一个板块“漂泊的旅人”,是从故乡对于身处异乡的人的意义这一角度选取课文的。这个专题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要求是:(1)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
二、学生分析
这个专题从体裁上看,都是散文;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这两点对于高一的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个专题课文的编排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每一篇课文除文本之外,还多了“对话栏”。这种形式是学生之前没接触过的,老师要做的是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学习本文,需要学生采用诵读法、评点法、入情体验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把握大意,理解主旨
2. 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感性感受(听录音)
(2)第二环节: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3)第三环节:三读课文,研讨内容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PPT、视频、音频等现代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地从文章局部内容情感的表达。播放朱自清散文《想北平》的朗诵录音,营造优美氛围,让学生在朗诵中走入作者的北平,感受美。教学时通过展示图片、PPT、视频等,更直观地展示文本的解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对精彩语句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提升文学品位。另外创设氛围,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唤醒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