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3张,教案约1970字。
姓名 赵伶俐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荣成市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走进苏轼、了解苏轼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苏轼的为人,其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必修篇目中学生学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词集中体现了苏轼豪放的写作风格及豁达豪迈的人生态度。但学生对苏轼的思想认识很零散、肤浅,缺乏深入的理解。《唐诗宋词》中选入了苏轼的几首词作,其中的《定风波》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所作,这首词集中地表现了苏轼守德超然的道家风骨、希望在前的儒家态度、无常归心的佛家思想,是最能够体现苏轼豁达、乐观、执着人生态度的作品。因此,我选择《定风波》为依托,来引导学生探究苏轼的思想情怀,让学生对苏轼有一个丰富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这首词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对苏轼有大致的了解,并且也有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所以理解词的基本内容并不难。但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研究、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上我侧重于对词人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解读苏轼的思想情怀,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诵读词作,初步把握苏轼的形象特点。
2、深入探究,透视苏轼的思想情怀,领会词人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首先,在导入环节ppt展示有关描写苏轼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下良好的铺垫。其次,在整堂课的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都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苏轼的深刻理解。最后,多媒体展示文本以外的资料,让学生对苏轼的心路历程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对苏轼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认识。总之,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为我们的教学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