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8张,教案约2500字。
雨巷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 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 确定情感基调 ② 确立语速③ 确定诗句的停顿④ 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字词积累
巷道 ( Hàng ) 街巷( xiàng ) 彷徨( páng huáng )彳亍( chì chù )
颓圮( tuí pǐ ) 惆怅(chóu chàng ) 篱墙( lí )
五、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暮春 地点:雨巷 人物:丁香姑娘 我 环境:细雨迷蒙
道具:油纸伞 故事: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六、作者用雨巷、丁香这几个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1. 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 因梦想幻灭而产生的悲剧美
七、艺术特色:
为了表达这种哀伤,诗人采用了什么方法?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