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9张,教案约1600字。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都江堰》
  一、教材分析
  《都江堰》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章。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学者。《都江堰》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精品。不仅描绘了都江堰的壮观,还着意开掘了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李冰的人格魅力,给读者一种人文精神和政治理想的思考。
  二、学生分析
  经过必修一、二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把握文本结构,理顺文本思路;学生接触不少散文,对散文的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情感内涵,有一定的感悟和挖掘能力。文本长,我想引导学生抓住文段中心句概括大意,整体把握文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句子的深刻的哲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利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2.品赏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提高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领悟能力。
  3.了解李冰的精魂所在,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李冰所代表的人文精神。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播放课件或幻灯片、应用实物投影等在教学中,也节省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时间,它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可让教师们互相总结有利经验,互取所长而且效果更好。它的直观、形象,这一特点也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尤其是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教学中播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课文解读阶段,可以使用音响播放,让学生听读经典朗诵;可以让学生看知识树并且自己动手梳理与积累。效果明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