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30字。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新课导入: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吧。
  二、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对联的含义: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1、起源: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三、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 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如: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八一”节联)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比如:荷开并蒂;芍结双花。箫管并举; 凤凰来仪。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教师)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60岁)
  羡高年精神矍铄花甲重添二十载;居上寿齿德俱尊松年永享八千秋(80岁)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竟逢。(王文清联,颇富巧思,在俗语“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上作文章,将百字隐去,暗隐老人高寿已达百岁)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