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70字。

  10 *过 秦 论
  ,[学生用书P55])
  诗海拾贝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真切。尾联表达出诗人对加在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
  【思考】 这首诗首联中的“悲”字有何作用?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语林撷英
  一、文本名句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贾谊的名句
  1.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新书》)
  2.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新书》)
  3.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4.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学生用书P56])
  1.字音
  崤函(xiáo)   窥探(kuī)     膏腴(ɡāo)(yú)
  肥饶(ráo)   逡巡(qūn)  遗镞(zú)  
  漂橹(lǔ)   鞭笞(chī)  藩篱(fān)    
  焚烧(fén)        黔首(qián)   隳名城(huī)
  锋镝(dí)        劲弩(nǔ)          瓮牖(yǒu)  
  蹑足(niè)  钩戟长铩(shā)     谪戍(shù)
  絜大(xié)
  2.通假字
  ①合从缔交 通“纵”,合纵的策略
  ②倔起阡陌之中 通“崛”,突然
  ③赢粮而景从 通“影”,像影子一样
  ④百有余年 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3.重要实词
  ①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沟通
  ②享国之日浅 统治
  ③委命下吏 交给,交付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⑤将数百之众 带领
  4.一词多义
  (1)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副词,牢固地,牢牢地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形容词,坚固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顽固
  (2)制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动词,统领、统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动词,控制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名词,规模
  (3)因①因遗策 动词,沿袭②因利乘便 介词,趁着③因河为池 介词,凭借,依据
  (4)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结构助词,的②赵奢之伦制其兵 指示代词,这③商君佐之 代词,他,指秦孝公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指示代词,这
  5.词类活用
  ①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②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词作状语,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