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4张,教案约1380字。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自读文本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题是走进自然,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有利于单元主题的体悟。高一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鉴赏主要以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手法典型,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引领、示范作用。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还没有专业地学过关于散文的鉴赏,通过本课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结合关于秋天的图片,更直观感受切得韵味,又可以在深入的合作探究中理解作者描写景物语言的特点,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风格。高一学生记叙文中的写景总是漫无天地,随心所欲的,希望学了本课,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叙述有烘托渲染作用的景物描写。
三、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朗读,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在诵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句。
2、再读文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幅秋景图。
3、任选一幅画面进行赏析,在赏析中体悟作者情感,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和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课前:
1、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
2、自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疏通文本中的字词。
课中:
1、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以助于学生情感的把握)
2、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课后:
1、语言表达训练:仿写句子: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2、片段作文写作:注意景物描写应契合叙述的场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