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9张,教案约2410字。
姓名 杨光霞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嘉祥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故都的秋》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二、学生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散文具体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却是难题。
2、题目是《故都的秋》,写的是老北京的秋。因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已经有所了解。另外,我们在高一课文中学到的《胡同文化》,特别是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3、我的教学对象目前对散文并不陌生,之前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四)、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