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外经贸附中《项链》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班级 高一6 授课人 蒋建华 时间 2015.10.23
课题 《项链》
教材分析 《项链》是经典作品,线索清晰,“讲故事”的方式极具特色,既平常又奇异,既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草蛇灰线,余味无穷,是学习、品味小说高妙的叙事艺术的很好的“例子”。同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个形象因其性格的复杂性,又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理解的广阔空间,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解读,有利于学生形成有益的价值判断。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小说结构的有关知识,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项链》主要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快速找出文中为“出人意料”的结局预做的布置,了解和体会优秀小说“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的讲故事的技巧。
3.在老师指导下,能够依据作品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玛蒂尔德是怎样一个人做出(客观)评价,(探究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并有条理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玛蒂尔德是怎样一个人做出(客观)评价,(探究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并有条理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自主完成《目标与检测》“基础•积累”,梳理概括《项链》主要情节;第二课时了解和体会优秀小说讲故事的技巧,分析主要人物,探究创作意图;第三课时略读“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品读《珠宝》并与《项链》做比较阅读。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赏析分享
评价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略)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了解和体会优秀小说讲故事的技巧
评价玛蒂尔德是怎样一个人,探究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
作业内容:
下周三上午9点语文组在五楼会议室举行评课活动,将
邀请学校领导和全体语文老师参加,请你自制一份请柬,替语文组邀请一位领导或老师。
提示和强调概括小说情节的主要方法:抓住线索,整体感知,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PPT:
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向朋友借项链→舞会结束后丢了项链→十年辛苦还清赔项链的债务→才知道项链是假的。
板书:线索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提出问题(PPT):
1.《泛读导引•小说与故事》认为,中国古典小说有“小说就是讲故事”的美学信念和传统,莫泊桑作品也有把故事讲得既平常又奇异,既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地特点。尽管项链是赝品最后才道破,但细心的读者一定会觉察到借项链和赔项链过程中的蛛丝马迹。请小组合作,快速找出。
2.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
契诃夫《变色龙》莫泊桑《珠宝》
“草蛇灰线,伏行千里”
3. 小说结尾的省略号如果让你续写一句话,你最想写什么?
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PPT:
1.结尾两处“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认为玛蒂尔德“可怜”吗?为什么?
提示:从正反两方面可怜,可爱
(2.“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探究作者塑造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意图,说说玛蒂尔德是被“败坏”了,还是被“成全”了,请联系现实有条理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提示:“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她丈夫半夜就跟三个男宾在意见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他们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PPT展示小结。
玛蒂尔德是“可怜”的,她有着美好的梦想,却被现实当头一棒,一件极细小的事,无情地消磨了自己十年的青春;玛蒂尔德又是可“怜”(可爱)的,她命运不济却没有失去梦想,她面对命运的捉弄却诚实清白。她在痛苦中煎熬却使灵魂得到净化;告别伤心,告别悔恨,告别失望,回归现实,回归质朴,回归自我,对玛蒂尔德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提出作业要求:自制一份请柬和一份签收回执,下周一送达准备邀请的一位领导或老师签收,把回执交给韩双雨。
复习并运用小说结构的基本知识,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情节,力求简明。
根据板书,做好笔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