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个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体味《再别康桥》的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赏析,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美;
4.品味语言,感悟作者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作品中集中体现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解读作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整体把握,诗歌感情抒发的基调):
教师:自古以来,每当遭遇离别和守望,总不免令人黯然消魂!古人的作品中——
曾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更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
曾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然!
曾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一份沉重;
更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一份洒脱、一份飘逸!
那么,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抒发的是怎样的一份情感呢?
意象:客观的景物;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所营造的一种新的景致。
1.学生散读,探究。
2.鼓励学生演示朗读。
师生简要点评,围绕:是否“入境”!(“意象”与“意境”的整体把握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