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毛泽东词二首》教案<br>
一,  教学目标:<br>
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br>
2,  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远志趣和豪迈情怀<br>
3,  欣赏两首词绚丽壮美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艺术<br>
<br>
二,  教学重点:<br>
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br>
2,  欣赏两首词绚丽壮美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艺术<br>
<br>
三,  教学难点:<br>
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远志趣和豪迈情怀<br>
<br>
四,  教学方法:<br>
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br>
2,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br>
3,  幻灯代替板书<br>
<br>
五,  课时安排:<br>
1课时,25分钟学习《沁园春•长沙》,15分钟学习《采桑子•重阳》,5分钟做练习<br>
<br>
六,  教学步骤:<br>
(一)导入 (45秒)<br>
毛泽东照片(幻灯)<br>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他的诗词作品大多与他的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密切相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两首词,《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br>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幻灯)<br>
<br>
(二)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1分钟15秒)<br>
1,什么是“词牌”和“题目”,为什么有人把写词叫做“填词” <br>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就是配音乐的歌词,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br>
词有各种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称之为“词牌”,又称“词调”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忆江南》等,词牌决定词的句数、字数、用韵的位置及平仄关系,即所谓“词有定格,字有定声”。因为词的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br>
词牌和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用题目来说明词的主题或者缘由。每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绝不可以没有词牌。<br>
2,词的分类<br>
按照字数来划分:58字以内,小令       59-90字,中调        91字以上,长调<br>
<br>
(三)赏析《沁园春•长沙》<br>
1,释题<br>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四页,首先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br>
释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br>
<br>
2,了解写作背景<br>
(幻灯)毛泽东手迹。<br>
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他的书法也自成一家,大家可以欣赏一下。<br>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是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工农运动像暴风骤雨一样,非常迅猛,北伐运动也即将开始,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夺领导权,排挤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内,陈独秀认为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提出“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同志针锋相对,坚决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1分30秒)<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