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约3000字。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邹丽 2016.3.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字词“迨”“束发”“过”等;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
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细节中的浓浓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悲”得内涵;品味细节描写中的深沉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归有光的相关资料收集并整理。
2、制作PPT课件
【教学思路】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怀旧杂记,语言朴素流畅,感情真挚自然,细节真实生动。无论是对项脊轩变迁的叙述,还是对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的浓浓情思。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细节描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进而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感情,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归有光其人;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文章第一段内容,理解作者的“喜”。
一、导入
明代散文第一人——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岁才中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六十岁终中进士。以儒生而为县令,为政清廉,不为豪门大吏所容,仕途不利,转徙五年而终。归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时人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二、题解
项脊:因江苏太仓项脊泾得名,因为他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来作书斋名有纪念远祖的意思。
“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 ①碑记②游记③杂记等。
(板书:记——事/物/人 情)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诵读,标记正字词音。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并思考:本文记了哪些物,哪些人,哪些情?(提示:“情感”方面只需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