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70字。

  《湘夫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 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
  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
  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过程
  【导 语】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坐着船去汨罗江边寻觅一位中国最早的行吟诗人,沿着他的足迹来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大家已经掌握的有关《楚辞》的文学常识。
  一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一) 关于屈原
  1 、屈原生活的时代简介:
  屈原(约前340至约前278)出生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祖先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后代以“屈”为氏。始祖为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帝高阳之苗裔合,朕皇考曰伯庸。”(《离骚》)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家乡为湖北秭归县。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学识渊博,同时由于他和楚王同姓,所以培养出较浓厚的宗国感情。
  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战国中期,七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当时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和楚国,但秦国占优势,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更加强大起来,而楚国在吴起变法失败后越加腐败,所以楚国必须和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