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Word版含答案33套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1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题型攻略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4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5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综合训练7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六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题型攻略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六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题型攻略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七章 写作训练 微点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七章 写作训练 微点训练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七章 写作训练 微点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七章 写作训练 微点训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三章 古诗鉴赏 题型攻略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三章 古诗鉴赏 题型攻略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三章 古诗鉴赏 综合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三章 古诗鉴赏 综合训练8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三章 古诗鉴赏 综合训练9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题型攻略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题型攻略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题型攻略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综合训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综合训练12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四章 小说阅读 综合训练13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攻略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攻略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攻略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14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15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16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攻略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2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7版高考语文(通用)习题 题型攻略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综合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综合训练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近人在研究中国官僚政治时指出,宋以后,道德要求压倒了一切,少问甚至不问行政才能和政绩如何,而多半以是否尽忠尽孝、廉洁奉公等道德品操作为官吏考核、升迁、评论的标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就使原来的封建官僚体制日趋闭塞、腐朽,日益丧失了本来就不高的行政效能,而这也正是理学成为统治的意识形态之后果之一。
  这一切的发生又并不是偶然的,理学之所以抬高“内圣”也不是偶然的。从原始社会后期到西周以至春秋时代,一直延续着民族政治的传统,即群体命运经常取决于首领们的才德。在那里,道德常常就是政治,这正是原始儒学和孔孟之道的真正历史秘密。但自汉唐直到北宋初年,个体操守与行政标准、道德与政治尽管有密切联系,却始终并没完全合为一体,也不需要合为一体。到了宋代,情况的确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变化。朱熹说:“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胜于唐人,但说未透在。直到二程出,此理始说得透。”但当“自胜唐人”“此理说透”后,也就不但没有唐代那样显赫的事功,连唐代那样的名相也少见了。范仲淹昙花一现,王安石没有成功。明代有个张居正,却被儒学骂作法家。清代盖无闻焉。
  但理学为什么要这样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权力空前高度集中的绝对君权,已没有任何力量能再制约它。唐代地方势力牵制中央的形势已经消除;在思想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又早崩溃。具有庞大权力的官僚体制和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帝本身的可维系性成了一大问题。于是在王安石为对付内忧外患主张改革而失败之后,在朝廷随皇位的传递而不断改变政策之后,终于出现了以“正君心”为标号的哲学政治理论,并逐渐在南宋末年和元明清占据统治意识的地位。
  这似乎并无足怪:既没有人格神宗教传统来制约皇权,统一信仰,又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于是将原始儒学讲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提到空前的本体高度,以作为整个封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其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理学把盛行于唐代的佛教吸收进来,把宗教还原为世俗伦常,又把世俗伦常赋予宗教本体的神圣性质,再次建立起中国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系统,力求使政不脱离“教”。理学成了一种具有宗教功能的准宗教,也可说是某种道德的神学。如果说,在原典儒学,道德实质乃是政治,那么在宋明理学,政治实质从属道德。由于这道德具有超道德的宗教本体性质,所以,包括皇权在内的一切,在理论上就都应服从或从属于它。从而,心性论谈高于治平方略,圣贤位置胜过世俗功勋,影响所及,就是上面讲的那些,连官吏的选拔考核也不以政绩功业而以个体道德作为标准。假道德、假道学不胫而走,社会机体在极端虚伪的衣装中腐烂。专求“内圣”的宋明理学在现实中就走到了这一步。(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以后,官吏考核、升迁、评论多半以是否尽忠尽孝、廉洁奉公等道德品操为标准,而行政才能和政绩如何则少问或根本不问。
  B.道德要求压倒一切使原来的封建官僚体制日趋闭塞、腐朽,日益丧失了本来就不高的行政效能,后果是理学成了统治的意识形态。
  C.从原始社会后期一直到西周以至春秋时代,道德常常就是政治,群体命运经常取决于首领们才德的氏族政治传统代代延续。
  D.宋代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变化,个体操守与行政标准、道德与政治一直有着密切联系却既不完全也不需要合为一体的情况发生了改变。
  答案 B
  解析 逻辑倒置。由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这也正是理学成为统治的意识形态之后果之一”可知,“这”所指代的“原来的封建官僚体制日趋闭塞、腐朽……”,这是后果,而不是选项所说的“理学成了统治的意识形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朱熹高度赞扬二程,他们的出现使得“此理说透”,但此后至清,不仅没有唐代那样显赫的事功,连唐代那样的名相也少见了。
  B.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没有力量能制约的绝对君权,如何维系具有庞大权力的官僚体制和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帝本身成了一大问题。
  C.以“正君心”为标号的哲学政治理论出现在北宋王安石改革失败、朝廷不断改变政策之后,并逐渐在南宋末年至清占据统治意识的地位。
  D.官吏的选拔考核以个体道德作为标准而不问政绩功业,以致心性论谈高于治平方略,圣贤位置胜过世俗功勋,假道德、假道学盛行。
  答案 D
  解析 因果倒置。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心性论谈高于治平方略,圣贤位置胜过世俗功勋”的“影响所及”是“官吏的选拔考核不以政绩功业而以个体道德作为标准”,可见,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而选项恰恰反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学抬高“内圣”,专求“内圣”,道德要求重要性超过一切,而在现实中理学却走到了社会机体在极端虚伪的衣装中腐烂这一步。
  ……
  复习要点
  1.强化翻译的语境意识,把握结合语境的要点。
  2.精准翻译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得分点。
  一、请认真研读课标卷近三年文言文翻译类试题,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考生现场答案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 《旧唐书•于休烈传》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得分点:亲贤、推毂、曾,译出大意)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 《明史•韩文传》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韩文)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得分点:伏阙、疏,译出大意)
  2015年全国Ⅰ 《宋史•孙傅传》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斥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得分点:“不吾索”句式,庶或、济,译出大意)
  2015年全国Ⅱ 《北史•来护儿传》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得分点:军旅、咨怨、游幸,译出大意)
  ……
  综合训练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 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贞观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十八年,拜黄门侍郎,参综朝政。……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
  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 及遂良以筹其事。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选自《旧唐书•褚遂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B.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C.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D.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答案 C
  解析 原文标点为: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瘦长,起源于周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侍书”为古代官职名,是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时为翰林院属官。
  C.“便宜”既指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也指因利乘便,见机行事。本文中是第一个意思。
  D.“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答案 A
  解析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起源于秦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精通书法,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责,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载。
  C.褚遂良深得太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内室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两个人在,国事就不用担心了。
  D.褚遂良敢于劝谏。当唐高宗召集重臣商量要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时,褚遂良据理力争
  ……
  综合训练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
  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时马大孳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熿③坐不轨夺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选自《明史•列传•卷四十五•张本传》)
  注  ①汉庶人: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③熿(huánɡ):人名。④偫(zhì):积储,储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B.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C.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D.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答案 D
  解析 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皇太子监国”“刑部右侍郎”“太子”等专有名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原文标点为: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部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B.皇太子是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朝廷的东宫,而诸侯王或藩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
  C.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机构。皇帝为加强统治,特授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圣旨是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材料考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